学校老师到底有没有校外辅导班老师好?
昨天,被一篇新华社的文章标题惊到了,《学校老师没有校外辅导班老师好?这么说为什么错!错!错!》,大新华社操心起这个行业,莫名其妙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作为一个既在学校呆过一阵子,又在校外辅导机构呆过几年,甚至也做过几年自由老师的人,我很想知道主流媒体会有怎样的主流观点,当然看完文章后,个人觉得原作者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也许他只是一个舆论话筒,也许他并没有接触过教辅行业,甚至他也许都不是一个老师,所以读他的观点与评论,总有一种隔鞋搔痒的感觉。让我忍不住谈谈自己的观点
1. 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
比如,文中观点之一,“校外辅导老师唯分数论,学校老师更注重教育规律”。其实我觉得没有学校老师不重视分数的,只不过学校老师没办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提高每个学生成绩上。每天忙不完的事情,批改作业、备课写教案(有些学校还规定只能手写教案)、开各种大会小会,出卷命题,组织各种考试,评职称,应付各种考核指标,班主任还要带班管理学生,难得有些时候,想做做新出的几份试卷,几个小时又过去了,多少老师忙到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周。我原来所在学校,有一对夫妻都是高中数学老师,他们孩子的数学成绩却经常考不好,因为他们都没空亲自教。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老师很多时候只能注重到面,比如如何提高班平均分,很少会细到去思考如何提高具体某个同学的成绩。我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比如讲到某个知识点,有些同学能很快听懂,有些同学想要听懂,但因为反应慢半拍,导致某一瞬间卡壳,当然也有部分前半节课听不懂,后面就索性不听了。每当看到那些因为反应慢半拍而一张张似懂非懂的脸,如果时间允许,我都会再讲一遍,当然那些已经听懂了的同学是不情愿我这样“浪费时间”的,当然,比起这我更觉得无力的是,我也许讲完两遍后,还是会有几张似懂非懂的脸渴望我再讲明白他们的困惑点。而为了进度,一节课上我不可能讲第三遍,并且现在每个学校的进度都那么快,一节课讲两遍都是极奢侈的事。所以,那个时候,我深刻地认为对于那些想学但又常常跟不上课堂节奏的孩子,课外的辅导(最好一对一)是多么重要。
有些学生,我课后还会去问问他,课上哪些没听懂,但我也不可能知道那么多孩子中有哪几个掌握的具体程度怎么样。学生会问还比较好,而那些课上没听懂课后又害羞问的学生,一节课就埋下一个盲点,多埋几次,后面的课就完全听不懂了,学校老师讲得再专业出色,于那个孩子都无济于事了。多少孩子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月,就是这么放弃数理化的。
所以,对于这一类孩子,有一个专门为他定时清除每个阶段盲点的辅导老师,其实对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课堂一遍听懂,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竞争中独立拼出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随心所欲的畅谈自己的困惑。所以,当他们迷茫着想弄懂、挣扎着想出头、胆怯着想抒发的时候,有一个专门辅导他们弄懂、发现他们的困惑、帮助提升他们的校外老师,这不是更符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规律吗?
当然,不只是这一类孩子需要针对性的个性化老师,比如那些课上经常一遍听懂而嫌弃我讲第二遍的孩子,他们觉得我在浪费时间,于他们而言确实如此。并且,这种聪明的孩子,往往自学能力超强,我在讲第一章,他可能一本书都自学完了。当我在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课内知识的时候,看着他那不耐烦的表情,真想从讲台上跳下去跟他切磋切磋,挫挫他的锐气。所以这种学生,如果能有一个在竞赛方面颇有造诣的辅导老师对他指点一二,也许就从学校内容的浅水中,游向了知识的广(wu)袤(di)海(shen)洋(yuan)
学校老师,因为对整个班级的成绩负责,他抓的是主要方向,无论是教案制作、课程编排、课后作业、试卷设计,都是以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同学为思考方向的,专业方面肯定要强,否则拿捏不好这个度,他要hold住这个面。但在具体的点上,偶尔疏忽、或许遗漏、抑或无意,导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个不漏。
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总书记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一方面,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是希望全方位关注,希望针对性教导,希望个性化定制。所以广大家长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教育需求与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就产生了矛盾,于是校外教辅行业应运而生,并且如火如荼发展起来,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2. 每个老师是不一样的
文中另一个观点是“不少家长将“孩子是否喜欢”作为评价老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公办学校的资源和教学经验是校外辅导机构无法比拟的”。这些观点,都犯了过于笼统一刀切的毛病。
首先,低估了现在很多家长的水平。我在机构带过很多学生,他们的父母很多毕业于名校、就职于知名企业重要部门、甚至有些是大学教授。他们来补课,不是因为他们没水平教,而是没时间教,或者不知道怎么教。“我一看就懂的东西,教他半天都不懂,所以看看老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他听懂”,所以很多时候会当着家长的面试讲,家长孩子同时肯定你,这个孩子就能接下来。
其次,“孩子喜欢你”,我觉得不仅是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师生相互匹配的一种良性循环。因为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或活泼开朗、或深沉内敛、或不拘小节、或不苟言笑、或循循善诱、或简单直白……,不同的教师风格,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很多孩子因为喜欢你,所以喜欢你的课,所以上课效率高,成绩好,而更喜欢上你的课。
并且,如果不喜欢一个老师,肯定是有原因的,没有平白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毫无缘由的不喜欢。在校外,你喜欢,可以选择,你不喜欢,可以换老师。但在学校,如果你不喜欢一个老师,就比较糟糕了,尤其是青少年,逆反心理,个性鲜明,不喜欢就不听,老师在面前就是一种煎熬,如何专心高效地听讲?
我们不要对学校老师有太高的上升到绑架层面的道德要求,很多老师都是普通人,会偶尔犯一些普通的错误。但家长和学生很少这么想,所以要讨厌一个老师,太容易了。比如我小学时候,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因为把我和一个表现很差的同学弄混淆了,在班上公开批评我,还不准我反驳,导致我讨厌了她十几年。直到后来当了学校老师,除了自己带的班,其他任课的班级,我也经常混淆一些学生的名字和脸,才反省,我是不是也会无意中伤某个孩子的心,然后经常认真看他们的脸,联想他们的名字,做到一一对应,所以讨厌我的学生应该比较少。
当然,印象中,大部分学校老师都很好,我至今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那个语文老师第一次把我的文章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诵,从此我就不讨厌写作文了,以至于高考作文都58分(满分60分)。你喜欢的人带给你的正面影响,其实和你讨厌的人带给你的负面影响一样深刻。所以怎样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是需要老师自己去思考的。师生之间有嫌隙,教学效果好不到哪里去。
另外,在教育行业这么些年,我深刻认识到,判断一个老师的专业水平,其实和这个老师是不是公校背景没什么关系。我看了太多老师从机构考去学校求稳定,同样也看了太多学校老师离职来课外机构求更高的工资。在高度网络化的今天,职业流动性越来越强,而一个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他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和他所在的环境有关,其他关系都不太大。
学校的老师也一样,如果他在教学方面乐于探索,而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办得出色,那么专业水平肯定很好。但我也见过很多学校老师,一套教案几十年不变,改作业只批个“阅”,学科组的教研会也是走走形式,甚至考试命题随意在组卷网站上点个智能组卷就拿给学生做,我并不觉得那样的老师专业水平会多强。同样,课外机构的老师也是如此,比如很多校内校外的老师都会跟着我刷题,发的名校试卷每张必刷,然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研究解法教法,相互提高,几年下来,专业水平就很好了,毕竟K12阶段的教学内容就那些。
教学资源和经验的积累,跟是不是公校背景也没什么关系。我在学校的时候,也并不觉得学科组有什么好资料,还不如我自己整理的。在高度网络化的今天,只要你有心,教学资源全网都是,应有尽有。如果仅仅拘泥于本校学科组的教研,提升是有限的。至于教学经验,在学校可能是三年一轮,在课外机构却是一年一轮,所以同样教龄的老师,学校老师和课外机构老师的教学经验其实相差无几,所差的不过是学校老师是大课经验,机构老师是小课或一对一的经验,各有所长,没有孰优孰劣,孰强孰弱。
结语:本文仅为对新华社所发那篇文章的所感所想,无意抬高哪方,也无意贬低哪方,社会始终在发展,人都是精明又理性的,有好学校,有不好的学校,有好机构,也有不好的机构,学校有好老师,也有不好的老师,机构也是如此,都有具体看,具体选择。但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校外老师,与其思考这种无意义的比较,真不如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个人魅力,造福于所教的学生,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在人工智能即将燎原的今天,若不自我提升,只能坐等淘汰。
【往期内容】
……
更多内容查看菜单栏【历史文章】